东印度公司秘籍(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 攻略)

AI游戏7个月前更新 AI中文网
117 0

1、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 攻略

第一幕:日本战役

东印度公司秘籍(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 攻略)

第一关 大阪之役the siege of osaka

任务背景:

1598年9月,想要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逝世,国内战火重燃。1600年7月,当很多人还在为丰臣秀吉的离世所伤感时,实力雄厚的德川家康大名(tokugawa ieyasu)派遣佐久间吉良(kichiro)夺取大阪。

主要目标:

1、摧毁大阪城镇中心。

次要目标:

1、在西面村子里建造炮塔。

2、摧毁保护农民的哨塔。

3、建立一个奇迹,以便军队升级。

4、建立三个神殿。

5、摧毁敌方营地。

6、营救被俘的大阪伐木工。

我方的主基地位于地图西北面,开局后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造市场升级资源收集速度,满足升级要求后选择一个农民,建造东照宫(toshogu shrine,位于日本本州日光,用于纪念创建德川幕府的德川家康)提高生产率,升到城堡时代,同时用卡片运来升级所需的物资和军队,建造三个以上的房屋(也就是神殿)、可产粮食或金矿的农场、兵营和骑兵营,升到工业时代后升级部队的科技,留下一些兵力防守主基地,然后出兵侦察东部地区,从浅滩处过去后一路东进可发现敌方的营地,敌方会从中央基地派遣部队同时攻击我方主基地和东面部队,我方必须扼守住通往中心地区的浅滩,然后将臼炮调来摧毁敌营,再从地图东南迂回到中央地域,在敌方主基地东面可发现被俘的大阪伐木工,将其救出后用臼炮炸毁敌方城堡的城墙,步兵突入,摧毁城镇中心即可过关,当然,为了完成其他次要任务,我方可先不攻打城堡,将兵力全部调到地图西面,在盟友村庄中建立炮塔(也就是炮兵厂),调兵守住城堡大门,出火炮和迫击炮,摧毁城门和里面的两座炮塔,敌人的部队只有少量骑兵和武士,炮兵较多,在盟友和其缠斗时消灭他们,等到炸毁城堡中央的城镇中心时战役结束。

修改于10.26.2007 PM 23:04:25 周五

第二关 起义uprising

任务背景:

1600年9月,如之前所料,大名们分裂两股势力,其中一股归降于德川家康,但在上杉景胜(uesugi kagekatsu)治下的东部地区却兴起了叛乱,和德川家康的部队发生了直接冲突,于是德川要求佐久间吉良进行血腥镇压。

主要目标:

1、抵达附近村镇,释放村民。

2、在上杉景胜的部队抵达之前,尽可能摧毁三个城镇中心。

3、歼灭上杉景胜的部队。

次要目标:

1、释放被囚禁的村民。

2、在领事馆中同欧洲国家结盟。

3、摧毁北面的兵营。

我方部队出现于地图南面,用步兵歼灭附近村镇中的敌兵后,打破牢房救出村民,使用卡片购买村民和部队,一边发展一边抽调兵力赶往东面城镇中心,消灭少数敌兵后救出村民,升到城堡时代后升级火枪兵,使用鸟居元忠(Torii Mototada)随时生产步兵以弥补损失,摧毁东面的城镇中心,之后赶往北面基地的东翼,摧毁那里的兵营,附近的日本武士便归我方指挥,接着集中兵力猛攻北面基地中的城镇中心,那里有大量敌兵把守,外围还有一个炮塔,消灭敌兵和农民后烧掉城镇中心,这时大致可以发展到工业时代,时间如有多余可赶往西面,摧毁那里的城镇中心,如上杉景胜的部队已在北面出现,可先回师灭掉地图中部敌方的前哨基地,救出那里的农民,接着再次升级步兵,从领事馆中购买欧洲炮兵,在上杉景胜的部队赶到之前在主基地附近集结兵力,等上杉景胜赶到后,先用侧翼的部队消灭其炮兵,然后利用基地附近的城墙拖住他,使用火炮压制,并大量增兵不断消耗其实力,很快就能将其全灭。

第三关 控制交通线clearing the road

任务背景:

1600年9月,德川家康命令佐久间吉良西进占领东海道(Tokaido)要道,敌方在那里驻守着大量部队,对此局势我方如履薄冰。十分不巧的是,鸟居元忠被调回防守,佐久间吉良只能孤军作战。

主要目标:

1、至少保住一个贸易站不落敌手。

2、控制三个贸易站。

次要目标:

1、找到并摧毁敌方步兵营和骑兵营。

我方基地位于地图西南面,初期敌方仅派遣少数步兵试探性攻击,有充分的时间用于发展经济,升到工业时代后使用步兵配合普通火炮和臼炮进攻地图中部的贸易战,摧毁外围城墙和炮塔后轻松夺取此地,此后北面和东面的敌方基地会不断出兵想要重新夺回此地,我方可用卡片运送军阀赶来作战,让其在第一个贸易站处大量生产步兵,以抵御东面基地中的骑兵,然后北上夺取第二个贸易站(摧毁敌方的贸易站后暂时不要建造我方的贸易站),进而摧毁东北面的敌方兵营,东面基地规模庞大,防守较为严密,中间有好几道城墙,反冲击时骑兵和忍者数量很多,十分喜欢抵近攻击炮兵,因此我方步兵必须注意拦截对方骑兵,不可和炮兵脱离,摧毁此地的城镇中心后任务结束。

战役胜利后,一名被俘虏的敌方将领大骂佐久间吉良为虎作伥,认贼作父,佐久间吉良一怒之下将其斩首。

第四关 伏见桃山城战役last stand at fushimi

任务背景:

敌方将领的一席话使佐久间吉良心乱如麻,他带领部队返回伏见桃山城之后和鸟居元忠重逢,询问早年德川家康是如何收养他的,鸟居元忠如实相告,原来正是德川家康烧毁了佐久间吉良儿时的家园,杀害了他的父母,并将其收为养子,佐久间吉良悲愤交加,但仍需竭力防守伏见桃山城。

主要目标:

1、歼灭东面公路上的所有敌人。

次要目标:

1、摧毁敌方营地中的贸易站

2、释放骑兵。

3、摧毁监狱。

我方的基地位于西面的城堡之中,四周建有护城河,东面和南面分别有两条小路通往外界,敌方主攻南面,佯攻东面,由于此役不能建造炮兵营,只能升级后利用卡片或领事馆获得炮兵,将一部分留在东面路口,主力先从南面杀出,摧毁外围的敌方炮塔及营地,尽管如此,敌方仍然会不停的出现在此处,只能留兵防守,然后派骑兵北上,同森林中的忍者会合,主力攻入东面公路,使用炮兵摧毁沿途建筑,至公路末端时留下部分敌兵不杀,摧毁附近营地中的贸易站,并赶至东南面烧毁监狱,营救被囚禁其中的己方部队,接着歼灭路口剩下的敌人,在主基地自动生产农民,赶往东面路口时,我方需派遣部队分别扼守东面公路沿途的几个分岔口,拦截前来围攻的敌兵,等到从此路离开的农民达到30个之后,任务就此结束。

第五关 关原之战the battle of sekigahara

任务背景:

虽然伏见桃山城暂时守住,但敌方仍猛攻不止,鸟居元忠让佐久间吉良先行离去,自己在城破时剖腹自杀。此役之后,佐久间吉良再次回到德川家康身边,心中矛盾不堪,1600年10月,关原战役爆发。

主要目标:

1、歼灭石田三成(daimyo ishida,全名为Ishida Mitsunari)的部队

次要目标:

1、用马车将金币送往东部村镇以获取支持。

2、刺杀大谷吉继(daimyo otani,全名为OTANI Yoshitsugu)

3、摧毁战场中央的城堡。

任务开始时我方基地位于西面低地,敌方从北面小路上频繁发起小股袭击,可以用初期兵力加以扼守,并用卡片送来农民、步兵、炮兵,升级到工业时代后往北攻击,在分岔路口摧毁附近高地上的炮塔,中央城堡附近的部队会归我方指挥,之后进攻北面,摧毁那里的敌方建筑,但不要攻击石田三成所在的建筑,可从下方的小径绕过,赶到最东面消灭集结在那里的大谷吉继骑兵部队,大谷吉继阵亡后,残余兵力归入我方,之后从主基地中派遣部队控制南面的村子,摧毁那里敌方的兵营,将载有黄金的马车送到旗帜处,最后将臼炮调到北面,摧毁石田三成所在的建筑,石田三成会策马冲出,将其击毙后战役就此结束,德川家康得意统一天下,建立德川幕府,对于佐久间吉良来说,这场战争使其了解到复杂的身世,对德川家康的忠诚逐渐丧失。

第二幕:中国战役

第一关 建立舰队to finish a fleet

任务背景:

1421年2月,在多年的宦海生涯之后,黄被授予宝船的船长职务,跟随舰队航游全球,舰队共包含300艘宝船和2万名水手,其中船工老陈愿效力于黄的麾下,舰队总管金海是皇帝的侄子,此人暴虐无常,臭名昭著,不顾水手死活,要求加速建造舰队,结果引发事故,与此同时,海盗对舰队发起了袭扰。

主要目标:

1、摧毁控制码头的城堡。

2、营救被俘的船工。

3、建立两个贸易站。

4、摧毁海盗的老窝。

我方基地位于地图南部港口边上,海盗的船只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袭扰码头,并有少数兵力登陆,同时,位于西面高地上的城堡中不断出兵进攻基地西翼,我方在生产农民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守住这两个地区的进攻,升城堡时代时先建造宝塔,宝塔可加速资源生产,升工业时代时建造颐和园,选择所需的混合兵种,可以持续提供免费部队。之后让火枪兵、诸葛弩、骑兵构成的混编部队攻克西面的监狱,救出船工,同时再遣兵烧毁东面的城堡,一路北上摧毁西面的兵营和中央道路上的两个贸易站,抵达北面后,由北往南攻入海盗在东面的基地,同时指挥部署在东面的基地配合进攻,两相夹击,摧毁城镇中心,最后再建造两个我方的贸易站,结束任务。

第二关 抢滩登陆storming the beach

任务背景:

1421年6月,舰队抵达印度西南部港市卡利卡特,此地是扎莫林(zamorin)的属地。在航程中,船员和金海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黄感到心力交瘁之余,老陈始终支持着他。令人意外的是,当地人忽然绑架了金海。

主要目标:

1、建立城镇中心和码头。

2、营救金海

3、摧毁扎莫林的城镇中心。

黄与老陈逃离印度人的追击,乘坐宝船来到南面的岛屿上,用马车建立城镇中心,留一个农民在宝船附近收集不断生产的物资,中国的房屋可以升级,最后可达到220个总人口,升级至城堡及工业时代后,派兵攻克岛屿东面土著人的兵营,建立码头生产各种炮舰,将火枪兵与骑兵放进运输舰,之后派遣三艘主力战舰前往北面的岛屿附近侦察,在岛屿的东面和西面各有不少码头,西面的码头附近敌方兵力空虚,用炮舰摧毁所有码头即可,东面码头边有大量敌方小型船只,需要用臼炮舰艇配合,注意摧毁沿岸敌方的防御建筑,接着让大部队登陆,除了火枪兵和骑兵外,应生产一些手推臼炮以及用卡片送来的神火飞鸦,印度人很快会用大批象兵反冲击,顶住之后摧毁沿海附近印度人的主要建筑,再赶往北面建筑附近,歼灭防守部队后就可成功营救金海。

第三关 丢失的宝船lost ships

任务背景:

1421年11月,在金海的命令下,舰队继续向西航行,逐渐来到了陌生的水域,船员们对此满腹怨言,但又无可奈何。

主要目标:

1、至少保住一艘宝船。

2、找到并营救搁浅的宝船。

3、摧毁土著人的营地。

我方的船只停靠在北面的海滩,先用农民收集附近的资源,建立城镇中心,使用卡片中的部队抵抗不时前来骚扰的土著,在升级时除了建造宝塔外,还可以建造天坛,天坛可以恢复部队的生命值,升级之后会送来大批农民,出兵营后,可生产最后一种帝国军,由火枪兵和连枷骑兵构成,手推臼炮价格便宜,射程较远,无论对建筑、步骑兵杀伤力都不错,沿着蜿蜒的山路缓慢南下时,可用手推臼炮摧毁能够出兵的土著建筑,步兵和骑兵保护其两翼,然后农民跟上收集敌方建筑旁的资源,最后一直攻入东南面土著基地,全歼那里的敌人后任务完成。

第四关 异域营救a rescue in the wilderness

任务背景:

1421年12月,黄在年轻时曾凝望着金沙江,幻想在异域找到命令的归宿,但在此时,已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去憧憬,被土著人绑架的船工需要他去营救,而金海也再次失踪。

主要目标:

1、在押送囚犯的车队抵达目的地前拦截它。

2、找到并营救被俘的船员。

开局后使用黄的第三种特殊技能炸毁挡住路口的树木,先不要进攻北面的土著基地,而应该赶到南面中立的土著营地旁建立贸易站,生产土著兵,从东南面的小路绕到北面营救村民,然后将部队放在河流北面,等到倒数时间结束后敌方押送农民的军队会从西面的基地中出来,我方在河边将其截住,用黄的第一种火攻技能可以炸死一批敌人,成功之后在北面的峡谷中建立基地,敌方会从东南面的路口试探性攻击,用早期兵力顶住即可。由于这里地形狭窄,部分建立可以建在中立的土著基地旁,边升级边出兵,升到工业时代后用手推臼炮摧毁西面基地中所有建筑,然后集结所有兵力攻入东南路口后的基地,顺着东面小路迂回北上,歼灭沿途的土著兵及其建筑,营救出东北及西北两处的我方俘虏后任务结束。

第五关 帝国无永恒no empire lasts forever

任务背景:

1422年1月,当雨季来临时,黄思乡心切,但不久之后他得知金海背叛了朝廷,组织当地土著拥兵自重,妄想成立另一个国家,黄只能举兵对抗。

主要目标:

1、赶到北面海滩和船员会合。

2、摧毁叛徒金海的城镇中心。

次要目标:

1、用农民挖开山洞墙壁找到金矿。

开始时我方只有一支小分队可供指挥,抢得山洞中的金子后救下外面树上的医生,敌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中央基地中派出巡逻兵,我方可利用山路两侧的山洞避开敌兵,收集军队,在南面拐入另一条支路,消灭山洞中的狗熊后顺着东面小道可直接抵达北面岸边的基地,派遣农民到山洞中挖开中部挡住道路的墙壁后可发现里面的金矿。在基地外围,应建立一个炮塔,不久之后敌方会有大量部队进攻基地,我方可利用黄和老陈的特殊技能大量杀伤聚在一起的敌人,等升级到城堡时代后用卡片送来大批部队,医生可以恢复部队生命值,防守不成问题,同时用部队配合手推臼炮向西面的敌方分基地推进,摧毁那里的炮塔等建筑,升到工业时代后分别升级火枪兵、骑兵和臼炮,用大部队直接杀入敌方基地,摧毁城镇中心即可。

第三幕:印度战役

第一关 旁遮普叛乱into the punjab

任务背景:

1857年3月,印度人对英国的统治已深感不满,在英军中服役的印度士兵杀掉了他的指挥官后声称他是按照印度教规来反抗英国人,他很快被处以绞刑,之后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爆发叛乱,英国军队赶赴此地血腥镇压。

主要目标:

1、建立城镇中心。

2、在硝石场建立贸易站

3、在贸易线上建立贸易站。

次要目标:

1、建立牲畜栏。

我方基地位于西南面,生产印度农民需要木头而不是食物,所以需要建造市场升级伐木速度,并生产牲畜栏完成次要任务。敌方的部队主要来自于西面和北面的路口,长刀步兵的攻击力很强,只有升级到工业时代后出火枪步兵和火枪象兵才能有效抵抗,升级后的火枪象兵综合能力十分理想,只需配合火炮象兵就可一直打到北面的叛军基地,打通贸易线后先在西面的硝石矿边上和东北面的中立部落建立贸易站,最后完成贸易线上的三个贸易站即可。

第二关 加尔各答叛乱fires of calcutta

任务背景:

1857年4月,旁遮普的叛乱被英军所镇压,但同情叛军的纳尼巴中尉(lieutenant nanib)心中却充满迷惑,认为是东印度公司不尊重印度人才导致叛乱四起,然而埃德温森上校(colonel edwardson)却警告他不要心生叛意。

主要目标:

1、抵达东面的城镇中心。

2、摧毁抵抗组织的八个兵营。

3、保护东印度公司指挥中心。

开局时我方有一支小分队出现在地图西面,穿过河流浅滩,击毙沿途拦截的叛军之后,由南往北抵达地图中央的基地,叛军会不断派兵从南北两面攻击我方基地,东印度公司的指挥中心位于基地西南面,必须在基地南北两面同时派兵驻守,同时派人在西面贸易路线上建立两个贸易站,这样可以加快经验点的提升,升级到工业时代后就可用卡片快速输送部队,组织好部队后先消灭南面和东面的七个兵营,叛军在周围部署了不少掷弹兵,很容易对付,最后一个兵营位于西面半岛低地的南翼,摧毁后任务完成。

第三关 抵抗resist

任务背景:

1857年5月,印军因子弹上涂有猪油而不愿使用武器,埃德温森上校要求纳尼巴中尉给下级士兵做示范,深感耻辱的纳尼巴举枪击毙了上校的一个骑兵,走上了反抗道路。

主要目标:

1、消灭镇子里的英军士兵。

2、摧毁指挥中心。

3、摧毁金矿中的武器库。

我方基地位于地图南面,英军将从东面和北面的路口前来袭扰,应分别派兵把守,并在贸易线上建立贸易站,以获得经验值,这样就可以使用卡片运来大量部队,攀到工业时代后升级几个主力兵种,用火炮象兵轰开北面英军主基地的城墙和后面的炮塔,英军的火箭炮和火炮要优先摧毁,接着摧毁其基地中的骑兵营、兵营、两个城堡,消灭其战争潜力,再撤兵回到地图中央,进入东面的矿区,北上摧毁武器库,最后摧毁英军指挥中心完成任务。

第四关 突袭德里raid in delhi

任务背景:

1857年6月,纳尼巴中尉带领部下成功抵抗英军的围剿之后,加入他的人越来越多,众人推选他成为起义军的领袖,与此同时,莫卧尔王朝的国王宣称他是印度的最高统治者,但纳尼巴十分怀疑这个昔日英国的傀儡是否能够带领印度人真正走向独立和自由。

主要目标:

1、摧毁武器库,惊跑象群。

2、摧毁城堡,释放国王。

3、将国王护送出城。

4、国王必须活着。

次要目标:

1、从监狱中释放被囚的印度兵。

2、将国王移到旗帜下以获得援兵。

我方的小分队出现于地图东面的城市中,英军的巡逻队不时经过周围地区,尽可能小心的避开他们,通过引爆军火来惊跑象群,象群会撞开周围的建筑,打开通道,在城区中,还有不少被囚禁的印度兵,烧毁栅栏后便可营救他们获得兵力补充,赶到北面之后,会看到两头火炮象兵和小股步兵,用火炮轰开看守国王的城堡,释放国王,顺着南面的通道进入蜿蜒曲折的城区,用步兵和象兵清除周围的英军,火箭车要优先摧毁,再将国王依次放到旗帜下获得援兵,最后赶到西面的路口任务即告结束。

第五关 针锋相对company confrontation

任务背景:

德里陷落后,纳尼巴中尉继续带领起义军在北印度同英军周旋,成功了伏击了英军的车队,并开始直接对抗上校指挥的英军正规军。

主要目标:

1、摧毁英军指挥中心。

次要目标:

1、找到当地抵抗组织,获得他们的支持。

2、控制英军重要的贸易线路。

3、歼灭上校派遣的进攻部队。

4、摧毁英军东北方的码头。

5、摧毁硝石矿上的英军贸易站。

6、占领固定大炮。

7、摧毁英军西面镇子里的工厂。

我方基地位于南面,任务开始后有充足的时间发展经济,英军第一批部队抵达时已用卡片送来了足够的部队进行防御,火枪象兵善于反骑兵,火炮象兵善于反炮兵和建筑,消灭三批进攻部队后顺势攻入北面英军基地,摧毁外围炮塔后歼灭指挥中心,除掉上校,消灭左侧固定炮台边的敌兵便可控制炮台,随后席卷西北面的英军村庄,消灭所有建筑和人员,占领贸易线,在硝石矿、中立村庄和贸易线上建立贸易站,回到东北面摧毁码头和剩下一个炮台边的敌人,固定炮台开火后不久指挥中心就告倒塌,任务顺利结束。此役后垂死的上校告知纳尼巴中尉英国将派遣更多的增援,中尉表示英国无法用武力收服民心,他将继续抵抗到底。

总评:

作为帝国时代3第二个资源片,亚洲王朝的画面和音乐都保持了原作的风格,没有任何突破,战役共有3幕15个任务,关卡长度和酋长一致,有些关卡设计甚至和原作有重复,比如“丢失的宝船”及山路上布置山洞等,中国的配音发音不准确,带有很多地方口音。在任务背景方面,日本选择的是1600年前后的内部统一战争,讲述德川幕府的建立,中国选择的是1420年前后明代永乐年间下西洋,印度则是1857年前后当地人反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起义,虽然都有历史背景,但主要人物均是虚构,中国战役更是将下西洋炫耀国力的天朝形象工程变成了船长反抗暴政的美国精神,其实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比如说明代朱棣争皇位、土木堡之变于谦卫国、王阳明身平、明军援朝抗日中的露粱海战海战、满清入关、统一台湾、清朝和俄国的边境战争、太平天国等等,题材相当之多,不知微软选中下西洋这个题材是否有着更多的深层考虑,如顾及中国的排满和反日情绪,为了销量回避敏感问题,毕竟中日矛盾自战后始终存在,远有钓鱼岛之争,近有东海油田之忧,加上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日韩独岛问题、日俄北方四岛问题,中印日美军备竞赛日益升级,东亚之局势恍若正重回1931年,二战的残局犹在,今日之和平犹如清晨淌着露水的玫瑰花瓣,一碰就凋零。相形之下,虽然印度是抗英起义,但实际上印度上层和英国的关系相当好,莫卧尔王朝当年就是个傀儡政权,和英国政府互相利用,尼赫鲁和英国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的妻子始终保持着十分暧昧的关系(今年纽约时报的国际版有文章涉及过这个问题),二战结束后印度独立并不是缘于暴力革命,而是印度和英国上层的一种妥协,印巴分治不完全是英国刻意留下的后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穆斯林和印度教的冲突十分严重,这为之后的印巴战争埋下了伏笔,东巴最后成为了独立的孟加拉国,克什米尔问题至今仍然是印巴的心头之痛,堪比中东之巴以问题,然而印度有今日之地位,又何尝不是当年英国所赐,殖民带来耻辱,但也带来了新的制度,印度现在的政治制度、英语习惯乃至由此延伸出来的软件业优势大多来自于殖民的遗传,就如远在大洋彼岸的南非,虽然种族隔离制度臭名昭著,但现在靠出口钻石和军火,已是非洲的经济强国,个中得失,一款亚洲王朝又岂能言尽。

2、加勒比海盗3秘籍

谁有加勒比海盗3修改器或秘籍等的东西啊,有的请乖高手指教下,我会加分的

3、伍秉鉴为何可以在粤商中脱颖而出成就世界首富

伍秉鉴是福建人,生于广州。他的父亲伍国莹曾是十三行总商潘启官的账房先生。伍秉鉴所创立的怡和行,以及积累的巨额财富一直是个谜。

清代的怡和行具有很大的生意,嘉庆年间他接办其兄伍秉钧的行务,进而为十三行首席行商。

后来清朝政府改革行商制度,他与卢文锦同任总商,进而成为总商之首。

伍秉鉴到1834年时,宣称有资产2600万元,富甲天下。

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可以说是一个跨国大财团,在西方商界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清朝初年,继续延用明朝的海禁政策,安海这个出入口被封起来了。这就是伍家离开安海的背景。伍秉鉴的家族是一个有浓厚商业意识的家族,他的祖辈曾经在康熙年间就移居广州谋生。

其实,当年伍家最有商业头脑的是伍秉钧,他偏偏比较短命,伍家最终选择了伍秉鉴成为“怡和行”新的掌门人。

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看好伍秉鉴,有人甚至断言,怡和行会败在伍秉鉴身上。

那么,为什么后来伍秉鉴成为了世界首富呢?主要还是这么四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吝啬,可能是伍秉鉴的“专利”,为了省钱他居然给妻子买假首饰,但伍秉鉴却曾经给他的美国义子约翰·福布斯50万银元,帮助他创立了旗昌洋行。类似于这样的慷慨之举,在外商中广为流传。

外国有个“高老头”,中国有个伍秉鉴,这两个商人虽然国籍不同,语言不同,但在吝惜财物方面却是那样酷似,就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从牙商发展到行商的伍秉鉴,经常从国内长途贩运批发商手中购买大批生丝,托付给由他选准的外商,运到加尔各答去销售,又从那里购买大批英国货运回广州,从中牟取利润,终于积累了巨额的商业资本,变成了暴发户。

看来,伍秉鉴确实很会做生意,但是,吝啬才是伍秉鉴的“专利”。

有人形容吝啬时,常说:一分钱掰作两半用。伍秉鉴的吝啬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要把一分钱掰作两半用呢?

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某天,伍秉鉴的妻子李慧兰,发现她身上的首饰和匣子里的首饰都不翼而飞,便赶忙跑去准备告诉夫君。

伍秉鉴这时从外面回来了,给她带回来一些不知从哪买的假首饰。

而那些真首饰,则早被他收捡起来,也不知派什么用场了。

李慧兰气得直哭,她把那些膺品扔得满地都是。伍秉鉴默默站在那里,似乎自知理缺。其实,他是在想,自己总有一天会说服她的。

伍秉鉴站了一会,想起什么,又在地上把那些假玩意一个不漏地捡起来,然后走出去了。

李慧兰以为自己的夫君可能是改变主意,要把真首饰替她拿回来。

不料伍秉鉴是认为这些假玩意,扔了实在可惜,又拿去退给了卖主。

当时流传有“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的说法。

32岁的伍秉鉴就接手了怡和行的业务,伍家的事业也开始快速崛起,伍秉鉴成为了十三行行商们的领头人总商。

伍秉鉴是一位商业奇才,在他经营怡和行时,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他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商,又懂得依靠西方商人的贸易发财致富。

事实上,他的商行同外商联系最为紧密,他可以在东印度公司、散商和美商中左右逢源。

伍秉鉴还曾经给他的美国义子约翰·福布斯50万银元,帮助他创立了旗昌洋行。此人日后成为美国著名的铁路大王。

类似于这样的慷慨之举,在外商中广为流传。

在很多外商看来,伍秉鉴已经成为财富的化身,他的商名“浩官”,也成了发财致富的同义词,连美国波士顿的一艘商船,也以冠上了“浩官号”的名称而自豪。

但像伍秉鉴这样的官商,在清朝皇帝和百官眼中,只不过是可随意盘剥的商人,朝廷和地方官员不断寻找各种借口,迫使行商们“主动报效”或“认捐”。

伍秉鉴对官吏借端勒索非常头痛。又一次,他承保的一艘公司船,被海关官吏发现有两对表未纳税。

他企图缴180元了事,海关监督却罚他纳税50倍。说明伍家这时已成为官吏勒索的目标。

只是当时还是伍氏家族的全盛期。伍秉鉴与受昌、绍荣父子在前人创业的基础上,极大地扩张了伍怡和的家业,成为富甲天下的豪商。但是伍秉鉴已经觉得心力憔悴,已经开始培养继承人了!

其二、伍秉鉴非常重视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和锻炼,自己五十多岁就主动退休了!

嘉庆年间,伍秉鉴就已经列为总商之首,登上首席行商的位置。后来,为了表明他的实际领导权,他曾召集全体行商来处理一艘散商船的棉花交易。

此后数十年间,他一直居于行商首领的地位。

道光年间,伍秉鉴为了避免怡和行务的操劳、公行事务的闲扰和清朝官吏的勒索,确保伍氏家业的绵延,多次谋求摆脱行商身份,物色子弟代充。

但当时行商退休也成了清朝官府勒索的财源,最后他还是通知公司,怡和行务今后将由他的第四子伍受昌来管理。

从此,伍秉鉴告老,由其四子伍受昌继承行务和公行总商。1833年伍受昌病逝,由五子伍崇曜接任行商和总商。

伍受昌聘任总商的这一段时间,实际上伍秉鉴仍掌握着怡和行行务,以及公行的实权。

伍家与英、美商家每年贸易额达数百万。伍秉鉴是英公司的“银行家”和最大债权人。

英国的公司管理者在每年结束广州的交易,前往澳门暂住时,往往将存款和金银交伍秉鉴保管。

其公司有时资金周转不灵,也向伍家借贷。同美商关系更为密切。1834年英公司退出广州贸易以后,伍家也退出与其他外商的一切贸易,只同美商旗昌行合作,由旗昌洋行将其货物运销欧美、印度各国。

伍怡和标记的茶叶,在美国可以卖得高价。此时的伍秉鉴被公认为是19世纪上半叶最富有的外贸商人。

首富想退休,为何退不了?

要知道,以首富之身而能避免超级风雨,自古至今都是少有的。

纵观历史,首富的交椅,还真是不好坐的。

1826年,这一年是大清帝国道光六年,一位不仅在帝国内部,且被当时的西方人敬奉为传奇人物,也就是58岁的帝国首富伍秉鉴在广州宣布:老爷子我,要退休了。

伍秉鉴的祖上从清朝初期移居到了广州,到了伍秉鉴本人已是移民的第六代。此前,伍秉鉴的祖上一直默默无闻,一直到了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伍家才开始参与对外贸易。

经商一定要讲究:天时地利。1757年,清廷宣布仅保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并且这种对外贸易的特权,还被清政府所特许经营的少数商行垄断把持,这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广州“十三行”。

少数几家商行,垄断了整个大清帝国的对外贸易,其中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伍秉鉴所接手经营的怡和洋行,作为十三行的重要代表,通过经营茶叶出口等垄断性贸易,由此开始迅速崛起。

帝国的巨富新星,冉冉升起。商海厮杀中,做任何生意,都比不上做垄断生意来得有“钱景”。在联合官府进行垄断经营多年后,伍秉鉴的生意扩张到了全世界。

钱袋子,用得着是宝,用不着是草。

由于诚信经营,待人厚道,伍秉鉴的商业帝国迅速扩大,并且他的商业口碑也在世界范围广为流传。

美国学者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弗兰克·萨奈罗对此,表示到1834年,伍秉鉴不仅是广州行商最重要的成员,而且可能是那个时候世界上的首富。

每年的世界富豪排行榜公布后,中国人以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为豪,都不奢望能名列前茅。

殊不知,早在19世纪前期,就有一个中国商人坐上了世界首富的交椅。

他就是伍秉鉴。他曾统计自己家产约2600万两银子,而当时美国首富的资产大约为700万两。如此规模的财富,是伍秉鉴亲手在几十年内实现的。

事实上,大凡暴富者,都不是市场规律能够解释的,伍秉鉴的暴富就是建立在清朝中期以后的行商外贸之上。

伍秉鉴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所以很早就有退休的思想准备。

其三、伍秉鉴的怡和行曾经一度跃升为世界级的跨国财团,成为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其资本涉足美国的铁路、证券乃至保险业务,他的一句话就能够成就两位世界首富。

32岁的伍秉鉴接手怡和行,这一年是1801年。怡和行在伍秉鉴手中迅速壮大,成为了十三行的总商。伍秉鉴的经商诀窍在哪里?

他讲究快速投资!

伍秉鉴将怡和行主营业务丝织品、茶叶和瓷器交易的不菲收益,迅速资本化,大规模地置办田产、宅院、茶园、店铺。

他还到国外投资,借贷给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其资本甚至涉足美国勃兴的铁路、证券乃至保险业务。

因此,伍秉鉴的怡和行一度跃升为世界级的跨国财团。同时,伍秉鉴经商诚信,恪守商誉,具有超前的品牌意识。

据说,福布斯在中国最大的收获是认了一个干爹,这干爹就是伍秉鉴。鸦片战争结束之后,福布斯回美国时,口袋里揣了50万银元,这是伍秉鉴给他干儿子的,这笔钱是放债,还是投资,或者是馈赠,咱们不得而知。

福布斯拿这笔钱做了什么?

修铁路!当时美国的铁路热刚刚开始出现,铁路则是美国经济起飞的火车头。美国有一历史学家讲过福布斯和美国铁路的关系,就像华盛顿与美国的关系。

在人们的想象之中,商界强人应该是雷厉风行,甚至有点独断专行的。

伍秉鉴的性格并非如此,洋人说伍秉鉴“天生有懦弱的性格”。

有一些商人善于与人交往,谈话时妙趣横生,富有感染力,伍秉鉴也不是这样的人,他性格严谨,不苟言笑,有人说他“一辈子只讲一句笑话,按伍秉鉴的性格来说,他是个不太受欢迎的人。

但事实上,无论是中国行商。还是西洋商人,对伍秉鉴都很信任,很多商人跟伍秉鉴建立起长久的友谊,以及比较牢固的合作关系。伍秉鉴的人际交往秘籍说来很简单,就是诚实守信和慷慨大度。

有一次,某外国商行按约定,运一批棉花到广州,到港后人们发现是陈货,行商不愿接收,最后伍秉鉴却收购了这批棉花。

有人认为这是伍秉鉴畏惧洋人,实际上伍秉鉴正是凭借这种看起来吃亏的态度,与洋商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位与伍秉鉴合作的美国商人因经营不善,欠下72000元债务,无法回国。

那时所说的“元”是银元,一艘中等远洋货轮携带的货物不过10万元左右,7万元是一笔巨款。

伍秉鉴却对这位商人说,你是个诚实的人,只是你不走运,他拿出借据后,就撕毁了,跟这位商人说我们之间的账目已经结清了!

事实上,他的一句话成就两位世界首富。

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位商人。中国商人伍秉鉴和美国商人阿斯特都名列其中。

据资料显示,伍秉鉴的最高财富为白银2600万两,阿斯特的最高财富折白银2300万两。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他们两人先后成为清朝道光年间的世界首富。而这两位世界首富成功皆因为一句话。

伍秉鉴32岁那年从父亲手里接管了怡和行。怡和行是当时广东有名的“十三行”之一,其经营范围涉及钱庄、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

伍秉鉴沿用父亲“伍浩官”的商名,诚信经营,扶贫济困。

有一天,阿斯特因缺少押金,而找伍秉鉴帮忙,他承若可以付给伍秉鉴利息,并且,他会一直留在广州,直到货款从美国带回来。

伍秉鉴想了想,便同意了阿斯特的要求。其实,伍秉鉴这一招儿,确实是一步险棋。因为,阿斯特既没有担保,在广东也没有其他生意。

如果阿斯特是个骗子,那么,伍秉鉴将失去5000担的茶叶,而这五千担的茶叶就是7.2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过,伍秉鉴很欣赏阿斯特的胆略,同时,也很愿意拓展在美国的茶叶市场。所以,他决定冒这个险。但是这次,伍秉鉴确实是栽跟头了。

阿斯特因为经营不善,茶叶生意亏本了。

最后,伍秉鉴却对这位商人说,你是个诚实的人,只是你不走运,他最后拿出借据后,就撕毁了。

事实上,伍秉鉴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商道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染和影响下,后来,阿斯特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快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一句话成就了两位世界首富。而这句话展示了一位商人帮贫济困、至诚至信的美德。

其实,美德不仅仅决定一个人的品质,同时,也决定了人生的成败。伍秉鉴的美德感动了阿斯特,也成就了阿斯特,当然也成就了伍秉鉴自己的美名。

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成为行商时,太平洋另一边,一个地区刚刚摆脱英国的统治,成为独立国家,这就是美国。

今天的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但刚独立时它的情形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国土小,人口少,在国际上毫无声望。

为了支付独立战争的军费,各州大量发行纸币,通货膨胀,国库空虚。英国对美国实行贸易禁运,欧洲各国大都站在英国一方。西班牙封锁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河口。

只有法国勉强向美国开放了西印度群岛的几个港口,但仅允许60吨以下的船出入。

传统行商的业务范围仅限于贸易业,伍秉鉴凭借他的过人眼光,从贸易领域拓展到投资领域,他在英、美、印度等地都有投资,这让怡和行成为一个跨国商业集团。

由于伍秉鉴投资有方,他去世后半个多世纪,美国人的旗昌洋行,仍然每年向伍家支付几万元利息。19世纪这是不小的一笔钱,一个家庭仅凭这笔利息,就足以维持体面生活。

美国商人威廉·亨特初到广州时,还不到20岁,伍秉鉴对他很照顾。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一书中说,那些外国商人们经常讨论伍秉鉴到底有多少钱。

事实上,在英美商人眼中,伍秉鉴已经是个世界级的神奇人物。

其四、伍秉鉴确实有钱,他的家产有2600万两银子之多,他是商业奇才,其商业发展领域不拘于国内,而是放眼于大洋彼岸,想建立世界性的商业帝国,使怡和行成为了真正的国际财团

2001年,伍秉鉴被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列为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之一。

此次,一共有6名中国人上榜,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坤、伍秉鉴等人。

这6人之中,唯独伍秉鉴是商人出身,与其他5位相比,伍秉鉴知名度低了不少,甚至到现在知道他的人也不多。

他在广州出生,出身于经商之家。从小自学成才,可谓是当时一代有名的贸易家,慈善家。

伍秉鉴究竟有多少财产,是大家常常谈论的话题;但有一次,因提到他在稻田、房产、店铺、钱庄,以及在美国、英国船上的货物等各种各样的投资,在1834年,他计算了一下,共约值2600万元。

这里的2600万元的“元”,多被解释为一两银子,据恒慕义主编的清代名人传略,这里的“元”应为西班牙银圆,后期称“鹰洋”。

后来,在欧美多国,找到保存下来的伍秉鉴的画像,可见伍秉鉴在海外口碑不错,有其深远的影响。伍秉鉴是广东十三行之首,当年十三行被称为“天子南库”。

伍秉鉴主张聚海资,兴海贸。他积极与欧美各国建立合作关系,发展海外贸易,并通过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的行为,让世界了解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

广州文化公园至珠海南路一带的广州西关,曾是清朝晚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也就是清朝十三行的所在地。

当年,清政府招募新的商人加入十三行之际,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迈出家族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步,他创办怡和行,专门代理洋船生意,以及代替清朝海关向各国洋船征税。

伍国莹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大力经营怡和行,为伍秉鉴开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伍秉鉴接任怡和行。初出茅庐的他备受质疑,但事实证明,伍秉鉴比他的父亲更具有经商的天赋。他的成功离不开他高人一等的识人之术,以及细水长流的公关策略。

为保证茶叶的质量,伍秉鉴从茶叶的源头抓起,专门派人到福建等地的茶园全程监督,并用自己的船队将茶叶运回。

多年的苦心经营终有回报,在国外只要是“怡和行”商标的茶叶,都被鉴定为质量上乘的茶叶。

嘉庆年间,伍秉鉴的怡和行取代了同文行,而成为了广州十三行的总商。

事实上,伍秉鉴是商业奇才,他的商业发展领域不拘于国内,还放眼于大洋彼岸,欲建立世界性的商业帝国,使怡和行成为真正的国际财团。

他与欧洲、美洲的重要客户保持着友好关系,其在海外的许多客户。

其实,伍秉鉴也是走官商之道,向清廷及地方官贿赂、捐输,换取官衔和官职。此外。他与外商关系密切,对外贸易额每年达数百万两之多。

伍秉鉴出生在商人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很有商业天赋。

在他的带领下,怡和行的业务迅速崛起,不仅将他父亲手中的客户延续了下来,还同欧美各国建立起了紧密联系,因此他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

他不仅在国内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还大力投资房地产行业,是洋人眼中的第一大富翁。

以至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第一个就会向这位来自中国的首富求助,而伍氏家族也成为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

但作为封建时代的特权商人,在国内权宦的眼中,伍秉鉴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清朝实行捐纳制度,伍秉鉴也拿出大笔银子报效清政府,弄了个三品顶戴,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官商。

此外,他还凭借着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与外商、外国驻华代表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此时的伍秉鉴,事实上已经跻身世界首富的行列。

伍秉鉴出任总商数十年,一直居于行商的领袖地位。伍家同伦敦大银行家拜令兄弟公司也有商业往来。

据说,伍秉鉴通过福布斯在铁路股票上投资接近50万元,使福布斯成为横跨北美大陆最有名的铁路大亨。

伍家的怡和行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伍秉鉴在西方世界有重大的影响。

亨特在获悉伍秉鉴去世时说,这位举世闻名的公行最后的头人,于1843年9月4日卒于广州河南,享年74岁,他和拿破仑、威灵顿都生于1769年,旗昌洋行为了纪念他,特将一艘船命名为“浩官号”。

英国人则将他与林则徐的蜡像,一同陈列在伦敦名人蜡像陈列馆。贸易起家,最终成为富甲天下的人。

事实上,十三行的行商们很多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1822年十三行商馆区的一场大火,足足烧了七天七夜,烧毁了价值4000万两白银的财物,洋银熔入水沟,长达一二里路呀!

总而言之,伍秉鉴就是这样成为世界首富的,他确实有钱,他的家产有2600万两银子之多。

其实,他也确实是商业奇才,其商业发展领域不拘于国内,而是放眼于大洋彼岸,企图建立世界性的商业帝国,使怡和行成为了真正的国际财团。

4、求 经营类单机游戏

求一款领地养成类游戏,最好是 玩家扮演一位中世纪的领主 经营领地!当然也接受别的经营类推荐,只要好玩(骑马与砍杀,凯撒,罗马,中世纪除外,以上游戏我可以自信的说是骨灰级玩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