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长江滚滚,东流不息,英雄豪杰如浪花般消散。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杨慎【朝代】明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英雄尽付浪花间。
是非成败何须问。
青山永在此,夕阳红几回。
白发渔樵江畔老,四时变换任春秋。
一壶美酒难相逢。
古今沧桑事,笑谈付酒中。
长江滚滚,东流不息,英雄豪杰如浪花般消散,何必在乎是非成败的得失,只有青山永远屹立,日落日出不知几何。
江边白发的渔夫和樵夫,早已习惯了四季的更替,与老友相聚难得一遇,便借着一壶佳酿畅所欲言,古今的沧桑变迁,都成了酒后的笑料。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用历史的兴衰来表达人生的感慨,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含蓄的情感,既有高亢的激昂,又有深沉的哀愁。全词的基调是慷慨悲壮,寓意深远,读来令人心潮澎湃。此词在描绘历史的苍凉和悲壮的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超脱的宁静和祥和,并且展现出一种高远的境界和深刻的智慧。
作者试图在历史的变幻和沉淀中寻求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的对比中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有历史的感悟,又有人生的感叹,体现出一种高尚的品格和胸襟。读者在欣赏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受到那奔流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词的开头两句让人联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不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以浪花比喻英雄的功业。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冲走。“是非成败何须问”,潇洒、壮烈,既表达了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落寞、寂寞感,又隐含了高山仰止对名利的超然、鄙视。
既是悲凉的又是慷慨的,只是这慷慨已经没有了怒气。面对如血的夕阳,历史似乎也停滞了。“青山永在此”是恒定,“夕阳红几回”是变化,“古今沧桑事”没有一件不在恒定与变化的相互作用中消逝,从“是非成败”的纷扰中摆脱出来,经历了红尘的磨难,太多的执着都可以放下,太复杂了反而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的感悟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如果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虚有其表,顶多也只是好玩好看而已。正因为杨慎的人生经历太多太深,他才能洞察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道尽于词,令人心有所感。
既然“是非成败”都如同云烟散去,就不必念念不忘、斤斤计较;不如投入山水,寄托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由自在。作者一生志向未遂,遭受政治迫害。他看透了朝廷的黑暗,不愿屈服、奉承权贵,宁可老死边疆而保持自己的节操。因此他以与知己相逢为快事,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出鄙视世俗、超然物外的情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追求名利似乎总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利的枷锁又往往令人苦不堪言,难以摆脱。
当然要立志成就,当然要展现英雄本色,当然要在无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恒的价值。但是既要能够拿得起,进得去;还要能够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看清自己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可能发挥的作用,深度和远见都必须在生活中不断磨炼。
江水滔滔,万里波涛不停歇,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历史总要不断地向前推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逝者如斯,谁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可是人们却不甘就这样顺其自然,随波逐流。